
字體大小: 大 中 小 |
|
保護視力色: |
3月22日至23日,“2016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年會的主題是“動力源 增長極——國家中心城市與三大戰略樞紐”。年會重點探討了在廣州獲國務院明確定位為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科技創新樞紐這三大戰略樞紐的機遇,進一步推動城市創新、開放與發展。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是宣傳推介廣州的高端國際平臺,是廣州向境內外投資者宣傳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投資環境,傳遞廣州高度重視引資引技引智工作這一信號的一項重要舉措,它正為廣州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供良好機會,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進一步認識到廣州經濟發展的魅力、活力與潛力。
創格局:三大戰略樞紐發力
城市的布局決定格局,格局決定結局。建設三大戰略樞紐作為廣州打造城市新格局的重要舉措,是廣州在“十三五”時期發展的新增長極和動力源,代表了廣州的未來。
作為今年“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的重要聚焦點,三大戰略樞紐已經開始展現其不俗的動力。航運樞紐起步“有力”。中船集團公司董事長董強在年會上指出,廣州是千年古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在發展航運業上得天獨厚。
數據顯示,2015年,廣州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5.2億噸,同比增長4%,位居國內沿海港口第四位、國際港口第六位;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62.5萬標準箱,增長6%,位居國內沿海港口第四位、國際港口第七位。此外,廣州重視在航運方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2015年廣州港締結了10個國際友好港,廣州港已與世界30個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合作關系。
廣州今年將積極開辟集裝箱班輪航線,推進國際班輪航線開通,在鞏固歐洲、非洲、東南亞航線的同時,重點拓展美洲航線,今年確保新增8條,力爭10條,此外,加快內陸無水港建設,推進鐵水及公水聯運,2016年新增10個內陸無水港或辦事處。
航空樞紐帶來新機遇。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是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核心,目前擁有3條跑道和1座航站樓,遠期規劃為5條跑道和3座航站樓。2015年,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552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4萬噸,均位居全國第三;目前已開通國際及地區航線136條,每天1000多個航班通達亞、非、歐、北美和大洋洲五大洲共207個目的地。
“隨著白云機場T2新航站樓擴建并于2018年投入使用,作為主基地航空公司,我們深感廣州已經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的重大機遇,廣州航空樞紐迎來了進一步騰飛的最佳時機。”南航總經理譚萬庚說。
科技創新樞紐引領新發展。廣州的國際創新樞紐正在日趨成熟,并不斷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創新平臺建設、科技金融融合、創新環境優化等方面都在取得積極成效,2015年,工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8420.56億元,發明專利授權6626件、比上年增長44.4%,企業專利質押融資1.34億元,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天河二號運算速度全球6連冠。
2016年,廣州還將重點建設科技創新走廊,加快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中烏巴頓焊接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培育引進創新創業人才,發展一批創客空間,創建創客空間公共服務平臺,鼓勵設立風投基金,支持社會組織創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引進來:營商環境充滿引力
本次“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吸引了來自國內外大型國企、外企、民企和金融機構的高層,國家和省相關單位負責人,外國駐穗領館官員,社會知名人士,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及外省市駐穗機構負責人等參加全體會議。參加全體會議和分論壇活動的企業共約1200家,嘉賓1600多人。
眾多商業人士、投資人士以及研究人員的到來正是看中了廣州優越的營商環境。法國智奧會展有限公司(GLEVENTS)全球首席執行官奧利維?費蘭多指出,通過前期的市場調研,我知道廣州有著良好的投資環境并且已把會展業作為大力發展的重點新興產業之一,正努力打造國際會展中心城市,很高興GLEVENTS能有機會和廣州一起實現這個美好的愿望,我相信未來我們的合作空間是巨大的。
根據華南美國商會的最新調查統計數據顯示,60%的受訪企業將華南地區運營總部設在廣州,這一比例是近三年來的最高值;93%的受訪企業表示已經實現盈利或將在未來兩年內實現盈利,其中7.4%的企業表示其盈利大大超出預期,這一比例是2015年的兩倍;83%的受訪企業認為整體營商環境“好”、“很好”或者“優異”,76.3%的企業認為營商環境與一年前相比持平或提高。
廣州營商環境的“引力”有其堅實的基礎。相關人士指出,廣州的投資營商環境主要優勢體現在5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齊全,廣州在海陸空方面都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此外,廣州是中國三大通信樞紐、互聯網交換中心和互聯網三大國際出口之一,中國大陸58%的互聯網通過廣州與世界互聯網對接,擁有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二是產業基礎強大,廣州目前已認定320家總部企業;三是創業創新支持有力,廣州聚集了廣東省2/3的普通高校、97%的國家重點學科、全部國家重點實驗室;四是制度創新與政府服務到位,南沙自貿試驗區首創“智檢口岸”模式和政府購買查驗服務,此外,2015年通過減稅清費措施為企業減負約495億元;五是生活環境宜居,空氣質量在中國五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最優,2015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312天。
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指出,廣州是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當前正緊密對接國家戰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聚焦建設國際航運、航空和科技創新三大戰略樞紐,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厚植發展優勢,制定供應鏈發展戰略,加快形成新的發展動力源和增長極。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三大戰略樞紐,需要一大批樞紐型企業參與,歡迎廣大中外企業和企業家抓住機遇,投資廣州,實現合作共贏。
謀創新:多區聯動展現活力
通過本屆年會,我們再次看到了廣州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的決心與信心。本次大會安排了18個分論壇,主要聚焦區域發展亮點及新興產業發展,而科技創新則是這18個分論壇中的“重頭戲”。廣州市11個區參與了論壇推介,雖各有重點,但創新成為了大多數區的主題,如越秀區重點推介眾創金融產業、海珠區重點推介互聯網+產業、荔灣區重點推介電商和3D打印產業,天河、黃埔、番禺等區突出推介創新、創業等。
各區的“默契”傳遞了一種“共識”,科技創新正開始在廣州各地“生根發芽”。以廣州市荔灣區為例,該區地處廣州市西部,是珠江三角洲“一小時優質生活圈”的核心。3D打印產業是該區的一大特色,該區的東沙粵港澳高端服務業產業合作區是廣州市唯一一家以3D打印技術產業為載體的集3D打印產業設計、研發、軟件開發、整機制造和材料供應為一體的新業態產業園區,目前已集聚了網能產品設計、立體易等17家3D打印企業。為了培養人才,荔灣區還將與華南理工大學等多所院校建立3D打印相關院校,并推動3D打印與醫療行業的結合。此外,“十三五”期間,荔灣區還將打造超5000億元的“升級版”電子商務總部集聚區。
廣州市天河區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國家級中央商務區和科技軟件園區的城市中心區。2015年,天河區進一步支持、培育和促進創新創業加快發展,一方面加大創新創業獎勵扶持力度,對創業領軍人才,最高扶持500萬元;對認定的創新平臺,最高獎勵30萬元;對認定的孵化器,最高補貼40萬元;對創業孵化、路演等服務,最高補貼50萬元;對創新創業大賽,最高支持100萬元辦賽經費,并設立近200萬元的項目獎勵。
作為一家土生土長于廣州的創新企業,唯品會已經發展成為全國第三大電商及全球最大的特賣電商,集團董事長沈亞指出,唯品會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廣州優良的創業氛圍與政府的服務支持,唯品會創業7年來,我們深刻感受到廣州政府對創新企業的服務精神,我們呼吁:創新創業者們可以放心來廣州,創業在廣州,創新在廣州,發展在廣州。
促發展:“引擎”提速釋放潛力
廣州獲國務院明確定位為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隨著大力推動三大戰略樞紐的建設,廣州的經濟增長潛力與發展空間將進一步得以體現與釋放。
數據顯示,2015年,廣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萬億元,經濟總量連續27年位居全國大城市第三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33億元,對外貿易總額8306億元;實際使用外資54億美元;境外投資總額51億美元。
數據“給力”,質量也很出色。智能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含金量”高的產業正逐漸成為廣州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指出,先進制造業是廣州應對供給側改革的一張王牌,廣州有完備的產業鏈和厚重的制造業基礎,加上琶洲互聯網集聚區、天河電子信息產業等新興產業的崛起,廣州有實力、有條件促進制造業由生產鏈條的下游向中上游發展。
電子商務、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增勢好于傳統服務業,2015年,廣州跨境電商企業總數已達879家,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為68.5億元,規模繼續位居全國第一,金融、信息服務兩大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比2014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
在已取得的優異成績基礎之上,廣州還將進一步釋放潛力,推動經濟大力發展。“十三五”時期,廣州將實施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包括建設“三中心一體系”、三大戰略樞紐、一江兩岸三帶、多點支撐格局等。力爭到2020年,廣州市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8萬億元,年均增長7.5%以上,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8萬元左右,力爭提前實現全市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