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負春光,不誤農時。3月24日,白云區舉辦2025年春耕春播生產現場會,部署2025年糧食生產工作。活動現場秀出的“科技狠活”,吸引區內眾多種植大戶前來觀摩。
無人駕駛水田旋耕機、無人駕駛插秧機、無人駕駛直播機……活動現場,三臺現代農機在鐘落潭鎮虎塘村內的水稻田上作業,進行犁田翻地、插秧、直播等操作。筆者注意到,這三臺機器的駕駛室均空無一人。
據了解,這三臺機器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機械化工程專家羅錫文團隊研發,并首次在白云區內進行示范推廣。“這三臺機器分別是國內第一臺無人駕駛插秧機、第一臺無人駕駛直播機、第一臺無人駕駛水田旋耕機,均實行精準控制,尤其是插秧機走直線的時候,它橫向位置誤差不超過2.5厘米,實現了技術上的突破,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羅錫文表示,其團隊研發這三臺現代農機的目的,在于減輕農民的負擔、提高種田效率,實現人不下田、也能種好地。
當天,白云區水稻單產提升示范項目正式立項。據介紹,該項目將在江高鎮兩上村水稻種植戶中開展單產提升示范工作,通過采用優良品種、節水、減肥、低碳、高產栽培技術等,探索提高水稻單產水平,示范田水稻畝產預計達到500公斤。
活動現場,主辦方還頒發了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牌匾和省級鄉土專家證書。據了解,近年來,白云區農業農村局積極培育壯大農業經營主體,加強農村基層鄉土專家人才培育工作,全區現有省級鄉土專家132人,涵蓋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和農業機械等產業領域。據統計,白云區共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2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01家,數量均位列全市各區第一。
“今年,我們將緊盯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特別是在提升糧食單產上下功夫,通過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技‘五良’融合,多措并舉實現糧食增產增收。”白云區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白云區春播糧食播種面積約4000畝,其中水稻約2800畝,與去年基本持平,主要采用農用無人機、插秧機等現代機械設備作業,預計清明前后完成早稻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