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面向世界之名,看南沙的世界;奔赴星辰大海之約,觀世界的南沙。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
做好人才工作,既是對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歷史回應,也是當下南沙打造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的現實所需。作為灣區之心的南沙,肩負建設國家新區、自貿試驗區和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多重戰略使命。這本身就意味著,南沙應當廣聚天下英才,讓各類人才在這里都有用武之地,都找得到心安之處。
南沙因“人”而異,良禽擇木而棲。灣區南沙與世界人才值此相逢,如何奏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時代交響?
人才,讓城市大放異彩。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在哪里,未來重大科學發現就會在哪里。世界上最具創新意識的企業家在哪里,未來開創性的產業就會在哪里。

因“人”而異,源于因人而熠。營造尊才愛才的良好氛圍,利用先進觀念滋養人才,產業是源泉。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信心滿滿:“五年后,南沙有望初具硅谷模樣”;《南沙方案》發布后,港科大校友創辦的企業紛紛表示,愿意來到南沙,不僅因為本地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因為在此能夠快速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七八家港科大(廣州)教授或博士生主導的企業在廣州注冊成立。
小馬智行落戶南沙之后不久即在南沙開展公開道路測試,這是中國最早在公開道路上開起來的自動駕駛車輛之一。小馬智行副總裁莫璐怡告訴我們,這主要得益于廣州南沙“先試先行、開拓創新”這一政策的支持,不同層次的海內外人才都能在南沙找到棲息之地和身份認同,沒有產業的地區,猶如無水之源。
近日,35位來自香港、澳門的在讀博士生、博士后“組團”來到南沙,進行為期兩天半的實地考察和座談沙龍,了解南沙產業經濟和政策環境,到“灣區之心”尋覓發展機遇。
“南沙急需高端人才落地,目前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正打造頗有競爭力的人才高地。”廣州南沙資訊科技園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任林津表示,南沙將打造兩萬億級產業集群規模,聚焦新能源汽車與新型儲能、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創新金融等重點產業,因此,廣州南沙對全球高端人才極其渴望。
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執行主席吳池力表示,香港和南沙兩地具有互補性,南沙創新創業氛圍濃郁,發展機遇無限。他認為,未來香港科創企業可以將研發成果放在南沙孵化生產,并且依靠南沙面向整個內地廣闊市場推廣。
在城區的經濟發展要素當中,人才占據重要一席。南沙在全國率先提出“營智環境”概念,營造一切有利于人才發展及其智力成果運用的環境,實際上是在修好一本“產業發展經”。近幾年來,南沙區錨定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頻頻為高層次人才量身定制“大禮包”。
在亞青論壇上,來自香港的青年、華商教育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廖伊曼就表示,“科創的發展需要應用型人才商業化落地。南沙產業結構豐富,同時擁有多個科創中心,這些都需要有職業型人才、應用型人才落地。因此,建立國際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將給港澳青年來南沙做科創帶來更多的機會。”
立足“芯晨大海”產業集群,南沙方有足夠大的舞臺,讓人才盡情釋放創新智慧和創業激情,迸發出高質量發展的勃勃生機。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