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海珠區已經吸引了眾多平臺企業。僅今年上半年,螞蟻集團“雙中心”和抖音華南創新基地都落戶在琶洲,此外,今年海珠區還首次落地了快手電商、哈啰智駕、上海抖音電商新項目。在平臺經濟招商方面,海珠區有哪些謀篇布局?
6月17日,在廣州市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海珠區副區長楊曉表示,海珠區平臺經濟發展取得一定的成績,是“產業立區,項目為王,落地為要”的“十二字招商理念”一張藍圖畫到底的結果。
據楊曉介紹,“早在十年前,借著廣州市高標準打造琶洲西區為契機,我們緊跟市委、市政府的戰略布局,精心謀劃平臺經濟的產業招商,十年磨一劍,打造出了一個千億產業集群,為廣州數字經濟貢獻了海珠力量。”
以行業增長為目標,海珠“十年磨一劍”推動產業立區
“產業立區,項目為王,落地為要是我們一直秉持的招商理念。”楊曉介紹道,自2015年起,在移動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海珠區開啟了以電商、社交等消費互聯網為核心的產業招商,騰訊、阿里、唯品會等重大項目落地并快速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從“零”起步,3年時間突破300億元。2019年起,隨著產業互聯網的興起,海珠區又將招商的重心從消費互聯網轉向產業互聯網,先后招引培育了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樹根互聯、致景科技;網絡安全領軍企業奇安信等,產業板塊進一步完善,僅用2年時間,產業規模就突破500億元。
“2021年起,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我們率先建設了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區,有17個通過大模型備案,涵蓋教育、交通、語言等領域,全省名列第一。”記者獲悉,海珠區大力構建熱帶雨林產業生態,推行產業生態繁榮計劃,培育出65個億元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的腰部企業,有力支撐了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以生態建設為目標,去年出臺全市首個大模型、數字營銷政策
緊跟大龍頭,建設新生態是海珠區產業招商的又一理念。
在跨境數字貿易上,海珠區落地了螞蟻集團華南運營中心和萬里匯跨境貿易項目,補齊跨境數字貿易的空白,賦能中小微企業出海;加強消費者行為分析,結合人-貨-場關系重構,打造數字營銷產業高地,為生態商、服務商注入流量密碼;在可盈利大模型板塊上,海珠區做強琶洲算法大賽,與清華大學清智研究院合作打造琶洲模方,孵化垂類模型;結合情緒消費和悅已經濟,出臺扶持政策,實施包容監管,持續拓展數字經濟新賽道。
據介紹,去年海珠區出臺了全市首個大模型、數字營銷政策,今年將出臺數字文娛和數字美妝政策,一個大模型聯動“三數政策”的出臺,必將帶來新的數字經濟的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