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在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玉印介紹了廣州在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超高清顯示與集成電路產業項目招引培育上的重點舉措和部署。
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超高清顯示與集成電路產業是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中關鍵的戰略性產業集群,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
年初,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市工信局迅速設立了汽車辦、生物醫藥辦、顯芯辦三個關鍵產業辦公室,選配專業隊伍,集中資源要素,全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突出‘項目為王’工作導向,堅持‘招商引資、成果轉化、增資擴產、穩商施策’一體推進,努力‘多種莊稼’,爭取‘多打糧食’,持續積蓄產業發展后勁。”王玉印介紹,廣州工業投資規模連續三年實現雙位數增長;今年1—4月,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5%,增速位列全省前列。
聚焦“招”,廣州推動一批優質項目來穗落地。強化招大引強,積極招引龍頭企業、重大項目,TCL華星t9、增芯、融捷鋰電、高景太陽能、邁勝醫療等先進制造業項目陸續建設投產。強化產業鏈招商,近年來圍繞汽車產業穩鏈補鏈強鏈,引進采埃孚電子、北醒激光雷達等一批汽車核心零部件企業,其中2024年以來新增對接汽車產業鏈項目64個,已簽約40個、預計總投資超180億元,推動廣汽與華為“強強聯手”,合作項目“華望汽車”落戶南沙;依托廣藥、樂金、粵芯等龍頭企業集聚一批鏈上企業,立足廣州優質醫療資源,引進奧綠新、東澤醫療等一批優質企業落戶,構建上下游企業緊密協作、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生態。
今年1—4月,全市新增工業項目300余個,計劃總投資額超760億元。
聚焦“轉”,廣州推動一批創新成果產業化。結合生物醫藥行業特點,承接廣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健康院等創新成果轉化項目,組建生物醫藥創新聯合體,推動“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加快優質科研成果就地轉化;牽頭組建全省醫療機構產業制造中心,建設荔灣院內制劑特色產業園;出臺《大力推動臨床在研項目在穗產業化試行方案》,建立臨床在研藥械項目數據歸集機制、項目評估篩選機制“兩機制”,以及外地企業在穗臨床項目重點招商線索清單、本地企業臨床項目重點服務清單“兩清單”,推動優質項目在穗轉化。6月16日,全球首個模擬醫學教育產業中心“珠江模擬醫學產業園”在荔灣正式啟幕,首批9家企業簽約入駐。
聚焦“增”,推動一批存量企業增資擴產。廣州印發《廣州市關于支持工業企業增資擴產工作方案》,成立市工業企業增資擴產工作小組,深入各區調研座談,加強項目調查摸底、土地要素保障、產業載體保障,打通新增用地、提高容積率、購置(租賃)廠房、完善用地手續等四個增資擴產路徑,形成落地建設一批、重點推進一批、摸查儲備一批的滾動開發格局,力爭到今年底推動超100個優質增資擴產項目落地實施。
聚焦“穩”,制定一批“企業有感”的穩商策略。廣州強化政策引領,制定出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特色工藝半導體、生物醫藥等一批專項政策。載體方面,以“一園區一特色”為導向,培育建設首批10個特色標桿工業園,近期正準備啟動征集第二批園區。廣州還發布全國首個生物醫藥產業地圖,規劃建設4個生物醫藥價值園,謀劃建設IVD(體外診斷)產業園等,做好“筑巢引鳳”。
廣州更強化資本支持,組建產業發展基金,擦亮“廣聚群鏈 灣區啟航”戰略性產業集群供需對接、專精特新企業“一月一鏈”投融資服務等活動品牌,撬動社會資本助力企業在穗扎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