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波士頓當地時間3月19日下午,2021第七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美東分會場在美國波士頓市召開。來自美國東部多個城市的市政府代表、國際知名創投機構、生物醫藥領域專家、行業領先企業代表等學界業界30余人參加,大會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廣州市商務局局長洪謙通過視頻連線美東分會場,廣邀商界領袖、企業家和研究人員在廣州國際投資年會這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投資合作平臺上深入對話、共謀發展。與會嘉賓圍繞生物醫療、人工智能、創新創業等領域展開討論。
美國波士頓經濟發展署署長Midori Morikawa代表波士頓市發表開幕致辭。Midori Morikawa介紹,波士頓市是一個包容開放的城市,60%以上的科研工作者來自世界各地。作為全球生命科學的前沿陣地,波士頓市與周邊四個城市一起建立起大波士頓生命科學走廊,這是全美最大的生命科學研究機構集群。波士頓市有29所大學和超過152,000名學生,具有堅實的人才隊伍基礎。早在2014年,波士頓市與廣州市就締結了國際友好合作交流城市關系,兩市在創新和創業領域密切合作,共筑寶貴友誼。波士頓市政府代表進一步表示,非常感謝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的邀請,希望能與繁榮發展的廣州在未來接軌,希望與廣州市攜手推動全球醫療創新發展。
廣州駐波士頓辦事處的譚飛博士在主旨講話中介紹,廣州處于正在蓬勃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中心,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09家已落戶廣州。廣州市政府積極建設經濟開發區,已建成三個國家級開發區、四個省級開發區和十個市級創新工業園區。另外廣州優質的教育資源也能為投資者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來自普渡大學醫學科學院的應用神經科學講席教授Riyi Shi,在生命科學領域作出了眾多卓越貢獻。被問到后疫情時代生物醫藥的發展方向,Riyi Shi分享了主要發展方向。一個是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可能會引起或加重抑郁癥、焦慮癥等神經性疾病。針對這些精神和神經疾病的療法、藥物和醫療器械,將會成為研發熱點和投資熱點。另外,免疫療法對癌癥、神經衰退等疾病已經顯示了強有力的效果,也將會是生物醫藥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對于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未來發展,現任MassGlobal Partners CEO Christa Bleyleben 女士非常看好。Christa Bleyleben 女士有著20余年對中國外貿和投資的經驗,曾任美國銀行常務董事、麻州國際貿易與投資辦公室執行董事、德國美國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北美高科技中心執行董事。Christa Bleyleben女士表示麻州和廣東省有著悠久的歷史,1983年麻州與廣東省正式建立友好省州關系以來,兩地在經貿、教育、醫療、科技創新、人文交流和旅游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廣州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大大提升了企業選擇廣州進行臨床試驗、研發和投資的信心。各國公司應該抓住這個好機會進入中國和亞洲市場。
看到廣州市呈現的強大經濟韌性和市場活力,與會嘉賓對廣州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聯合國和平大使拉丁美洲代表Chris Meniw表示生物醫藥將會是未來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在去年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仍舊保持平穩甚至上升態勢,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廣州市一直是外商投資的理想目的地,Chris Meniw非常想進一步了解廣州當前的營商和投資環境,將高度關注并挖掘在廣州發展的新機會。
在廣州這片投資熱土上,兩地已就多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項目開展交流合作。有云集諾貝爾獎得主、院士等知名科學家參加的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CBA)年會;匯聚哈佛大學頂級資源的哈佛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團隊、哈佛大學中國大智匯創新研究大挑戰項目;美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創業社區之一“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創新與創業論壇(MIT-CHIEF)中國行”項目;匯聚各大灣區政府、智庫、協會組織、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民間團體、商業組織、知名企業和科技創新孵化器的世界灣區合作與發展論壇等。
據統計,2020年1至12月,美國在廣州新設投資企業53家,合同外資金額6745萬美元,同比增長65倍。2021年1至2月,美國在廣州新設投資企業9家,同比增長50%;合同外資金額1054萬美元,同比增長432.32%。截至2021年2月,美國在廣州累計投資企業1236家;合同外資金額27.93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15.8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