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檔時間:2020年09月01日
3月26日,荔灣舉行2020年重點項目建設大會暨集中動工儀式,22個重點項目建設總投資達191億元,同日,廣船地塊一期項目正式宣布動工。今年1月,廣船項目一期地塊成功出讓。
從白鵝潭商務區到海龍國際科技創新區,塔吊轟隆,一派熱火朝天,從永慶坊到沙面,嶺南風情,令人流連忘返。改頭換面的新貌與歷史積淀的風韻并不沖突,這是近年來荔灣的真實寫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發展形勢持續向好,近年來,荔灣區堅持高質量發展,打造投資興業沃土,講述老城市新活力的新篇章。
荔灣區重點項目——廣州國際醫藥港
從接洽到簽約僅用19天
8月7日下午,荔灣區與重慶大陸云盾電子認證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大陸云盾”)簽訂戰略投資協議,該協議已在7月27日順利通過荔灣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從荔灣區相關負責人帶隊赴重慶首次與企業接洽,到合作協議過會通過,僅用了19天時間,在荔灣區“大招商、大建設、大發展”的背景下,再一次刷新了“荔灣速度”。
2018年誕生于重慶的大陸云盾,是一家利用區塊鏈技術,面向全國開展電子認證服務及與數字證書相關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的公司。7月中旬,大陸云盾派員來荔灣密集考察磋商,7月27日,雙方戰略合作協議順利通過荔灣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荔灣效率、荔灣服務深深打動著企業,為企業量身打造的扶持政策,高效推進項目落戶。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人人都是荔灣形象,人人都是招商主體”是近年來荔灣區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干事創業的口頭禪,也是荔灣區近年來招商引資的指南針。
比大陸云盾早些進駐荔灣的廣州宏悅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剛也感受到了荔灣服務企業的熱忱。去年底,該公司拿下海龍國際科技創新產業區龍溪大道一地塊,項目計劃總投資2.84億元,將置入本田公務機大中華區運營平臺。“從項目審批、規劃設計到安全生產,感覺一直都很順利,沒有遇到幾個月都解決不了的棘手問題。”彭剛表示,這與荔灣區對項目的密切關注、指引和服務有關。為服務好區內重點項目,荔灣推出首席服務官制度,彭剛說,每個季度項目首席服務官都會拜訪公司,召開座談會,一對一了解并協助解決困難,每個階段都有政府服務專員跟進,且各部門協作效率特別高。
大膽探索支持創新企業發展
今年4月,廣州市首批15個M0用地項目公布,其中,荔灣區已批準的新型產業用地(M0)項目就有4個。據了解,去年4月,《廣州市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實施辦法》印發實施,其中新增了一種工業用地——新型產業用地(M0)。新型產業用地(M0)是指為適應創新型企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的空間需求,用于研發、創意、設計、中試、檢測、無污染生產等環節及其配套設施的用地。與其他工業用地不同,廣州新型產業用地的容積率可以達5.0,而地價標準按同地段的辦公用途地價的20%計收,能有效降低企業的拿地成本。《M0實施指引》還對產業用房租賃、分割轉讓等做出具體規定,滿足了成長到一定階段的企業租賃、購置辦公場所、產業用房等固定資產的需求,為創新型企業成長發展提供了低成本的孵化空間,增強了對創新型企業的吸引力。
荔灣區大膽探索,及時制定M0審批流程,在全市第一批核發M0規劃條件。海龍國際科技創新產業區的名創優品、僑銀環保、大翔藥業以及大參林醫藥項目4個項目用地率先被調整為M0用地。“從M1(一類工業用地)調整為M0,項目得到荔灣區協作辦的大力支持,正想給他們送上‘服務企業 有呼必應’的錦旗呢。”僑銀環保項目總經理謝春萍介紹,2018年底 ,他們拿下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區白鶴沙AF021914地塊一,去年底僑銀總部大廈項目開建。
M0用地是廣州市產業用地的新地類,相應審批流程尚不健全。為保障僑銀環保項目順利建設,荔灣區協作辦協調區規劃資源分局主動上門服務,為企業就新型產業用地規劃、用地、審批答疑解惑。為提高審批速率,最大限度確保收件、立案、審批等環節不受疫情影響,該局還提前介入,指導企業做好報批前各項準備工作,在控規數據上網的同時,同步收案確認規劃條件,對企業申報欠缺材料,予以“容缺后補”,率先核發全市首批新型產業用地(M0)規劃條件,為高質量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和產業載體供給。目前,該項目基坑建設工程已完成1/3,預計年底達到正負零零狀態,項目在4月中旬完成產業準入審查,即將簽訂土地出讓合同補充變更協議。
破解產業載體空間不足難題
針對荔灣區普遍存在的土地資源緊缺、產業載體空間不足,難以滿足招商落地場地需求的現實情況,今年,荔灣區商務投促局創新思路、多措并舉來破解困局。
在“退二進三”的大背景下,舊村、舊廠改造承擔著為荔灣騰挪產業用地、改善城區面貌的重擔。今年以來,該部門先后四十余次到國企、街道和經濟聯社拜訪調研,摸清現有產業載體的主導產業方向、空置情況、租金、面積等基本信息,建立定期報送機制,以微信群等為依托搭建招商項目與產業載體的對接渠道,通過與載體管理方、局內部的信息匯集和共享,工作效率得以極大的提升,取得良好效果。
荔灣區商務投促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走訪聯社和國企的基礎上,他們充分吃透市、區城市更新改造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政策,會同有改造意愿和條件的業主方積極探索實施路徑,在土地供應新增不足的現實情況下,將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工業產業區塊內老舊廠房的改造利用作為破解產業載體空間不足難題的著眼點。據透露,目前,通過與相關部門和西塱村的積極溝通交流,初步明確了西塱工業園改造的實施路徑,一重點招商項目的落地模式已逐漸清晰,通過該項目實施路徑的日漸成熟,與其他村及國企舊廠的溝通也越來越順利。
加快建設重點產業平臺
如果說一個個案例只是透視荔灣營商環境的切角,那么白鵝潭商務區、海龍國際科技創新區等重點產業平臺不斷刷新的進度,則是最直觀的呈現。
白鵝潭商務區位于廣州中心的西翼和前后航道交匯處,是廣州重點功能片區之一,與東翼的珠江新城、琶洲和國際金融城黃金三角區一起,形成廣州東西兩翼齊飛的中央商務區和創新產業集聚發展區布局。優化后的白鵝潭商務區將形成“1+10”網絡結構,即1個核心區,聚龍灣、花地灣、廣船、醫藥港等10個功能組團,商辦量達到2200萬平方米。據了解,目前,陸居路項目正密集推進土地儲備工作,力爭年內再供應4個總部地塊;省“三館合一”項目已完成拆遷工作并啟動建設;廣船一期項目已經動工;鵝潭一號總部項目正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做好報批報建等前期工作。石圍塘地區將積極推動濱江舊廠整體收儲、統籌開發,對白鵝潭樞紐及石圍塘樞紐周邊進行綜合開發,以支撐白鵝潭核心區建設。聚龍灣片區將對濱江國資舊廠進行整體收儲,連片改造,統籌開發,導入新的產業功能,打造濱江創意總部集聚區,同時結合聚龍村及河涌水系塑造優質的濱江公共空間。
海龍國際科技創新產業區被荔灣定位打造成珠江西岸“六市一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與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結合點,集研發設計、裝備制造、檢驗檢測、教育培訓、創新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產業功能區。就在8月,科創區新出讓了兩塊產業用地,目前已成功出讓11個地塊,綠瘦、名創優品、大參林、國智恒北斗、僑銀環保、大翔醫藥、宏悅航空、唯品會、中南研、創金、暢想等11家企業先后摘牌,合計出讓產業用地252.88畝,占比70%。截至目前11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超18億元,其中8個項目已動工,預計年底達到正負零零階段,其余3個項目正開展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近期將開始進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