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檔時間:2020年09月01日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2020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 > 年會動態
        廣州今年開啟營商環境3.0改革
        聽全文  發布時間:2020-08-28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

        上半年全市實有市場主體同比增長13.08%
        一流營商環境拿到企業“贊成票”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

          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是新時代賦予廣州的使命,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廣州市委市政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市“一把手”工程統籌推進,各級各部門積極落實部署要求全力推進改革。2018年以來,廣州先后實施營商環境1.0、2.0、3.0改革,改革持續深化細化,不斷提速升級。

          今年,廣州開啟了營商環境3.0改革,對標世界銀行評估標準,對照國內外最佳實踐,以最高最好最優為目標,堅持以市場主體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導向,持續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無論是企業開辦、登記財產,還是辦理建筑許可、獲得電力、數字政府建設,圍繞企業便利度、企業家的獲得感,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

        5252079_zhanghl_1598540764626_b.jpg

        建設中的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

        gzrb_20200828013458051.jpg

          選擇廣州 全球投資者以實際行動認可廣州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一直以來,對于如何優化營商環境的討論層出不窮,與之相關的排名、指標、分數等都檢視著一座城市的營商環境。而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家無疑最具有發言權。他們決定將投資放在哪里,也是他們對這里營商環境投出的一張“贊成票”。

          8月28日,一年一度的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再度拉開帷幕。中國恒大集團董事會主席許家印,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等企業家走進廣州,暢談企業與廣州結緣、在廣州成長的故事。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首次舉辦的全市層面國際大型投資推介活動。

          雖然是全市國際投資推介活動的“頭啖湯”,但其實今年以來,廣州招商引資、投資建設力度始終蹄疾步穩。

          3月31日,廣州舉辦全面加快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動員活動,入駐試驗區開工項目總投資超過5800億元。李彥宏、丁磊、王傳福、梁錦松、郭廣昌、何小鵬……一個個自帶流量的企業家;阿里、騰訊、網易、京東、小米、比亞迪……一家家耳熟能詳的龍頭企業,不僅以“屏對屏”“線連線”的方式“云”聚廣州,而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項目落地簽約。

          5月8日,廣州啟動首批重大數字新基建項目集體線上簽約活動,簽約項目總投資超過1800億元。這一次,瞄準數字經濟新賽道突圍,華為、百度、京東、云從等全國300多家企業亮出廣州領先發展新基建的頭雁陣容。

          6月28日,廣州市舉行重點項目開工活動并召開重點項目推進會??拼笥嶏w、新華三技術公司、中國鐵建華南總部、廣州石化、智度公司現場簽約。南中高速公路、華工國際校區二期、白云機場三期安置區一期項目正式開工。一個個大手筆項目的持續推進,讓人見證在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的“廣州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確實給我們的招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我們很欣慰地看到,廣州沉淀的綜合城市實力、經濟韌性、產業基礎和營商環境在這個關鍵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魏敏坦言。

          無疑,營商環境的優劣決定了高端要素資源的流向。面對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今年1-7月,廣州新洽談億元以上產業招商項目1436個,同比增長53%。簽約項目449個,同比增長73%;其中,投資總額10億元以上的簽約產業項目88個,投資總額100億元以上項目14個。

          “用腳投票”的全球投資者們,以實際行動表現出了對廣州發展潛力、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也成為廣州優良營商環境這片企業生存發展土壤的最生動注腳。今年以來,廣州制定實施營商環境3.0改革,對標世界銀行和國家營商環境評價方法論、指標規則,堅持吃透規則、適應規則、對照規則,印發實施“工作方案+任務臺賬+政策清單”,會同各指標部門,全力以赴減環節、壓時間、降成本、優服務,開辦企業實現全流程“一表申報、一個環節、最快半天辦結”,獲得電力三個指標國際領先,9項改革創新舉措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居全國同類城市第一位。

          扎根廣州 營商環境對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支撐

          如果說落地廣州只是企業在此成長的第一步,那么在此發展壯大、健康成長,把企業的根深深地扎進這片土壤,更要依靠營商環境對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支撐。

          開辦企業,原來,申請人需分別到多個部門填報22張申請表共469項信息,如今實現申請人只需登錄一個平臺、進行一次認證、一表填報55項信息,即可一步辦結,開辦企業全程“最多跑一次”。

          獲得電力,去年,廣州大力發展“夜間經濟”,不少企業用電需求隨之增長。城市“電管家”廣州供電局將高壓辦電減為“受理申請”“答復簽約”“竣工接電”三個環節,低壓辦電減為“申請簽約”“施工接電”兩個環節,企業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打響零申請、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四零”電力服務品牌。

          辦理建筑許可,被公認在世界銀行的評估指標中最難的一項。中國此項排名從兩年前的172位躍升至第33位,創下全球單一指標歷史最高增幅紀錄。在廣州,2013年,廣州市政協委員曹志偉曾展示過一幅長4.8米的投資項目建設審批辦證流程“萬里長征圖”。一個房地產投資項目從立項到審批,必須經過100個審批環節,最少799個工作日。7年過去,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從曾經的799天,到2018年的50天,再到2019年的35天,直至如今,簡易低風險工業項目從取得用地后到辦理產權登記全過程僅需11個工作日,昔日的建設工程審批的“萬里長征路”,已經變成一條“高速公路”。

          辦理破產,對化解企業危機、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過去,破產及強制清算案件審判周期較長,如今,通過率先上線全國首個破產資金管理系統,率先開通綠色通道等舉措,廣州實現破產審理“換擋提速”,讓困境企業重整再生。在2019年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廣州中院牽頭落實的“辦理破產”指標排名全國第一。

          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數據和排名印證了廣州聚焦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需求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

          點贊廣州 外企代表對廣州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廣州國際生物島曾是一座農耕小島,如今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生物醫藥研發創新高地。中以生物產業投資基金總經理、中以生物產業孵化基地董事長耿建躍說,與生物島以及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相關部門打交道過程中,政府部門善于傾聽,也愿意了解企業真正需要什么。

          坐落于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的中國軟件CBD如今正在加緊建設,雖然尚未建設完成,但已有大批軟件企業“預訂”了入駐“門票”。其中,國產操作系統被稱作軟件之魂、大國重器。中國軟件CBD如今已經引入了全國兩大國產操作系統開發龍頭企業——統信軟件和麒麟軟件。統信軟件技術總監楊羽告訴記者,自企業落戶以來,從政府部門到產業園區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不僅在園區內規劃了員工公寓,還開通了往返地鐵口的通勤班車。

          疫情防控階段,對于廣州這樣一座和世界高度連接的國際交往中心,外資外貿的復蘇對城市經濟的復蘇尤為重要。如何及時有效地向外企“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務”,也折射出營商環境的積淀。7月,一場廣州外企專場交流會在穗舉行。線下,外資企業代表就企業外籍人士返穗可能遇到的簽證及子女復學等問題,向市外辦、市教育局、市商務局及市公安局出入境支隊等部門發問;線上,部分暫未返穗的企業代表在“云端”收看,了解廣州最新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政策。這樣的一場交流會不僅在特殊時期提振了在穗外企的信心,也為穩住廣州外資外貿基本盤發揮積極作用。與會的外企代表高度評價了廣州科學高效的抗疫舉措,感謝廣州為企業創造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紛紛表示對廣州的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

          事實上,“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深化改革”正是廣州營商環境3.0改革的重要關鍵詞,面向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的需求,要求政府部門進一步協同,進一步刀刃向內提升改革效果。廣州市社科院廣州城市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柳立子坦言,此前1.0、2.0改革,關注更多的仍是各部門垂直領域的效率提升,而3.0改革在各部門已經優化的基礎上,要實現刀刃向內,進行可能會觸及一些部門利益的自我改革,這需要決心,需要銳氣,需要在思想上進一步統一,從具體措施來看,廣州做到了。

          信任廣州 一流營商環境成為廣州“金字招牌”

          曾經,“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的口號吸引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到南方去、到廣州來。那個年代,廣州以飲頭啖湯的膽略,在全國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大膽探索。如今,“創新來廣州、創業到廣州、創造在廣州”在創業者中口口相傳,廣州同樣以敢為人先的氣魄,讓一流營商環境成為廣州的“金字招牌”。

          擬將廣交會秋交會開幕日作為“廣州營商環境日”,長三角、珠三角人才入戶積分將在廣州獲認可,惠企政策推行“免申即享”……今年8月,廣州擬訂《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的消息一經發布,猶如在人才市場投下了一枚信號彈,而這一份《草案》正是廣州總結近年來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做法,將市場認可、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予以固化形成的,立法先行,為營商環境提供優質制度供給。《草案》已于6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已提交市人大審議,預計年內可出臺實施。

          《草案》如獲通過,廣州將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地方立法推動“跨區納才”的城市。此外,在立法先行先試、數字經濟發展、產業供應鏈保障、信用產品推廣等方面,《草案》提出了多個全國首創的“廣州方案”。

          筑牢法治保障根基,今年以來,廣州全面清理涉營商環境政策文件,對其中的85份進行優化調整,確保廣州政策制度體系與國家《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銜接一致。全面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市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比率達100%。在全國率先推出交通運輸、文化旅游、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責清單,明確260多項免處罰或免強制的輕微違法行為,推動建立審慎包容的監管體制。上線全國首個破產資金管理系統,近3年共審結企業破產和強制清算案2449件,清理債務317.29億元,盤活中心城區土地資源130萬平方米,切實增強司法保護能力。

          數據會說話。廣州的營商環境改革成果獲得了廣泛認可:在2019年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位居全國前列,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營商環境綜合評分中獲得第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也助力廣州更好保護市場主體,積蓄經濟發展的基本力量。今年上半年,全市實有市場主體246.63萬戶,同比增長13.08%;其中企業138.64萬戶,疫情防控期間仍保持20%的高位增長;日均新增市場主體1231戶,日均新設企業915戶,顯示出廣州市場主體的強大活力和強勁韌性,也折射出廣州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的態勢。

          接下來,廣州還將繼續對標最高最好最優,針對營商環境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短板,深入推動革命性流程再造,從企業和群眾的視角,奮力提升各指標水平,用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能級,實現“彎道超車”,以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讓更多企業有獲得感,激發企業的蓬勃活力。

          時政眼 以營商環境為抓手激活“雙循環”

          當前,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熱點話題。廣州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牽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正是推動落實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和強大動力。

          經濟循環,離不開資源要素的快速流動和合理配置,意味著投資、生產、消費等經濟運行環節的有效銜接。要暢通“雙循環”,營商環境正是不可或缺的“催化劑”和“加速器”。若企業辦事不便、法律制度不健全、營商環境不佳,經濟循環的效率和質量便會大打折扣。

          不論是促進生產消費的內循環,還是穩外資外貿的外循環,優化營商環境都至關重要。從1.0、2.0到3.0,廣州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疫情影響之下,上半年全市市場主體數量實現雙位數增長,今年1-7月新洽談億元以上產業招商項目同比增長53%……“投資到廣州”的背后,彰顯國內外投資者對于廣州營商環境的高度認可。隨著廣州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必將進一步促進廣州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要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必然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優水平來優化營商環境。廣州成立高規格的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對標世行評估指標體系,正是將“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落到實處。廣州是一個外貿大市,營商環境對于吸引外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當前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時代背景下,優化營商環境對國內企業發展、促進居民消費同樣大有裨益。更貼心的政府服務、更方便的辦事流程、更公平的市場環境……緊緊抓住營商環境改革這一牛鼻子,暢通“雙循環”,必將進一步激發廣州市場主體活力、激活居民消費需求。

          數說廣州營商環境

          廣州全面推行開辦企業“一網通辦、一窗通取”模式,最快0.5天辦結“照(營業執照)章(刻制印章)稅(申領發票)銀(銀行開戶)保(就業參保登記)金(公積金繳存登記)”6大事項,“一窗”領取開辦企業“大禮包”, 目前已有近6萬主體以新模式申辦企業。

          廣州是全國首批工程項目“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

          廣州“政務服務”指標在2019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獲評全國前列。

          取消低壓非居民用電接入行政審批,無外線工程3天通電、有外線工程8天通電,打響零申請、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四零”電力服務品牌。

          廣州南沙區啟動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率先建設粵港澳規則相互銜接示范基地。

          建立線上復工復產信息平臺,全市重點企業目前已入庫30950家,重點項目入庫579個,100%解決企業各類訴求近1900項。

          廣州高新區(黃埔區)“一門式”政策兌現、“秒批”、知識產權證券化等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獲評“2019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第一。

          簡易低風險工業項目行政審批全過程時間壓縮至11個工作日,便利度走在全國前列。

          廣州成立市數字政府運營中心,著力打造“一網通辦、全市通辦”穗好辦政務服務品牌。

          上線全國首個破產資金管理系統,近3年共審結企業破產和強制清算案2449件,清理債務317.29億元,盤活中心城區土地資源130萬平方米。

          在2019年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位居全國前列,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營商環境綜合評分中獲得第一。

          今年上半年,全市實有市場主體246.63萬戶,同比增長13.08%(全省10%);其中企業138.64萬戶,疫情防控期間仍保持20%的高位增長;日均新增市場主體1231戶,日均新設企業915戶。

          今年以來出臺實施“暖企15條”“穩增長48條”“信用9條”等多項政策。一系列政策預計全年為企業減負800多億元,全市各類租金減免累計超10.8億元,惠及各類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達5萬余戶,幫助139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獲批央行優惠利率貸款122億元,6700多家中小微企業獲批央行專項優惠利率貸款超150億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天堂|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亚洲人成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