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次數: |
- |
加速建設的廣州南站商務區
地處大灣區地理中心的廣州市番禺區,正依托優越的區位及磅礴發展態勢,爭取成為大灣區時代的引領者。4月3日,“灣區創新中心門戶樞紐之城”2019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番禺區專題分會舉行。番禺區相關負責人向世界企業發出邀請,“番禺將充分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性機遇,讓更多企業在番禺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p>
在大灣區發展版圖上,廣州南站商務區、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頗為耀眼,正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點區域。番禺區方面表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是番禺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機遇期,蘊藏著巨大的創業商機,番禺將舉全區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更多番禺要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
廣州南站:
躍身質變大灣區門戶樞紐商圈
展開粵港澳大灣區地圖,廣州南站樞紐地位不容忽視。廣州南站作為華南地區最大高鐵客運站,暢通大灣區各大城市,并通過密集的高鐵網絡連接全國,匯聚了巨大的人流、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數據顯示,2018年廣州南站到發旅客數量已超1.6億人次,日均到發量近50萬人次,位列全國第一。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開通,實現48分鐘直達香港九龍,57分鐘直達澳門,1小時覆蓋華南生活圈,5小時輻射長三角經濟圈,8小時聯通全國,使番禺處于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網的核心節點上。此外,廣州南站位居廣佛都市圈地理中心,隨著廣佛都市圈的加速融合更突顯廣州南站商務區的重要區位優勢。
未來的廣州南站商務區將發揮更大價值,成長為粵港澳大灣區門戶樞紐商圈。根據2018年9月5日《廣州南站地區規劃修編》顯示,未來,廣州南站及周邊地區將從交通集散樞紐向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要素全球配置的門戶樞紐轉型,從商務辦公集聚區向引領廣州創新發展的創新價值園區集聚區轉型。廣州南站商務區正全力按照“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全面合作的門戶樞紐、面向門戶樞紐的價值創新園區”的定位,逐步構建以高端商務服務業為主導、IAB產業為支撐、文體旅游為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全力創建“一帶一路”高鐵經濟示范區。
目前,廣州南站地區已整理儲備土地約15600畝(10.4平方公里)。香港李錦記、廣州南站新業態總部經濟基地、榮耀廣場、廣州富力國際醫院等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為促進番港澳交流合作,番禺區現正探索建立港澳人士綜合服務中心,更好整合大灣區人才、創新、金融、政務等服務資源。
作為落戶企業代表,紫光集團、新華三集團廣東代表處總經理王鑫表示,廣州交通輻射優勢意味著可以帶來龐大人口流量,是導入相關產業與人才的重要前提保證?!拔覀兎浅?春脧V州南站商務區的發展前景?!?/p>
記者獲悉,番禺區正積極推進廣州南站地區36平方公里區域“城中村”更新改造工作。石壁地區近期擬推進的舊村全面更新改造項目(石壁片及韋大片)用地規模涉及約3000畝。同時,廣州南站商務區未來將建設中學13所、小學24所、幼兒園30所、醫療衛生設施12所、文化體育設施22個,教育、衛生、文體設施一應俱全。南站地區東北角和東南角分別坐擁大象崗森林公園(在建)和大夫山森林公園,配合全長約46.5公里的綠道網絡建設,共同打造綠色生態城市之“肺”。其中,南站核心區配套的小學、幼兒園已建設完工,南站核心區UCLA高端醫療機構、配套的垃圾壓縮站建設也緊鼓密鑼地推進中。
數說
2018年廣州南站到發旅客數量已超1.6億人次,日均到發量近50萬人次,位列全國第一。
番禺是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區”,全區現有科技型企業3000多家,全區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各大科技園區年總產值預計超1000億元。
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大灣區發展新引擎
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位于廣州新中軸線的重要節點上,主要包括廣州大學城和南岸地區,是國家科技部與廣東省共建的國家現代服務業國際創新園,是首批中歐城鎮化合作項目,首期開發面積30平方公里,整體規劃范圍約73平方公里。
番禺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校人才集聚地——廣州大學城,擁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大學等12所高校、20多萬師生,院士、博導等高層次人才超過1300名。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計劃今年9月建成啟用,未來將有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等10余所高端國際學院入駐,助力番禺打造城市“最強大腦”和“人才高地”。
專家認為,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作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核心節點,將依托廣州大學城豐富的科教、創新、人才資源優勢,創新城坐擁華南“最強大腦”,必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新引擎。
2017年,美國思科公司已率先進駐創新城核心區建設思科(廣州)智慧城項目,打造國內首個以萬物互聯、智能制造云產業為核心、總投資達200億元、產值超千億元的全球領先智慧城。目前,思科總部大樓、萬物互聯展示中心建設順利,思科(廣州)智慧城產業發展中心已建成開放,落戶番禺的思科(中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及其30家全球合作伙伴在2018年實現營收超20億元。
當下,番禺區正在按照廣州市的決策部署,抓緊謀劃在創新城范圍內規劃建設廣州國際健康產業城,推動與港澳在醫療衛生、生物科技、健康服務等領域深度合作。隨著廣州大學城與港澳高校合作交流機制不斷健全,番禺區將用足用好得天獨厚的科教、創新、人才資源優勢,把創新城打造成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平臺。
番禺優勢:產業打造顯示度科技創新有利好
近年來,番禺按照國家、省市的戰略部署,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制定《番禺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顯示度”不斷提高。
番禺具有健全產業體系,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創新產業,都極具發展優勢。在傳統產業方面,番禺是舉世聞名的珠寶首飾生產加工集聚地,謝瑞麟、周大福等著名珠寶品牌均在番禺設立生產基地,番禺珠寶產品暢銷世界各地,占香港市場份額達70%。銳豐音響、浩洋燈光、珠江燈光等燈光音響行業企業享譽海內外。在先進制造業方面,番禺汽車城是廣州市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板塊,是“廣汽傳祺”“廣汽新能源”“廣汽菲克”等品牌整車生產基地。2018年,番禺汽車城實現產值632.8億元,獲批設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番禺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在科技創新方面,番禺是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區”,全區現有科技型企業3000多家,全區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各大科技園區年總產值預計超1000億元。在現代服務業方面,依托廣州南站商務區和漢溪長隆萬博片區,在思科、長隆、YY、小米信息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2018年“3+2”營利性服務業營收大幅增長45.4%。
除了擁有扎實的產業基礎和強大的發展平臺外,番禺區還有優越的營商環境、濃郁的創新文化、宜居宜業的生活氛圍,成為廣州最具投資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城區。
記者了解到,番禺區專門出臺“總部經濟”扶持政策,對評為“番禺區總部企業”的企業設置了認定獎勵(視同落戶獎勵)、貢獻獎勵、成長獎勵、總部辦公用房補貼等多項獎勵及扶持政策,企業貢獻越大獲得的獎勵越多,最高獎勵1000萬元。對于科技創新企業,番禺區立足科技創新發展新常態,出臺了“1+11”科技創新發展扶持政策,用于人才創新創業資金近10億元,對科技金融扶持、企業上市、企業融資、孵化器、眾創空間、發明專利、知識產權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