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次數: |
- |
章更生
粵港澳大灣區是廣州的重要發展機遇,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章更生表示將圍繞大灣區與廣州展開三方面的金融合作?;A設施建設、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大規模涌現的科創企業,都需要金融業的支持?!敖ㄔO銀行將以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盡力滿足廣州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新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是廣州新的歷史使命
“廣州是我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樞紐,廣州經濟發展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說起廣州的優勢,章更生如數家珍。
章更生說:“新時代賦予了廣州新的歷史使命,特別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打造南沙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國際交流中心,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等一系列重大部署,都是要社會各界勠力同心,共商大計?!?/p>
合作推進大灣區基礎設施
章更生表示,根據大灣區的具體情況,建設銀行將從三個方面與廣州加大金融合作。首先是發展特色優勢,密切金融合作?!按鬄硡^發展重點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銀行在基礎設施金融服務方面,有豐富多元的產品體系、專業高效的人才團隊和歷史積淀下來的豐富經驗。除了信貸資產業務,也包括非信貸資產以及獨有的造價咨詢業務。在長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全流程客戶服務體系,在此領域建設銀行一定會攜手各金融機構,為廣州市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
第二是提升國際金融合作能力?!皬V州的建設疊加‘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自貿試驗區等多個主題,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和跨國公司‘引進來’。金融機構應統籌考慮國際國內市場,持續提升國際化金融服務能力,在戰略布局完善網絡、產品創新等方面,系統謀劃穩步推進,滿足廣州市建設國際交流中心的金融需求?!?/p>
第三是創新產品及服務模式?!霸趪覄撔聭鹇缘尿寗酉拢瑥V州人才、知識、資本、技術等創新資源流動的速度、范圍和規模達到了空前水平,培植了一批極具科技研發能力的企業,發展潛力巨大,新形勢要求金融業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去年,建設銀行在廣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住房租賃業務,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建設銀行將繼續傳承這種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盡力滿足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新要求?!?/p>
問:為什么選擇廣州?
答:廣州是我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樞紐,廣州經濟發展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問:在廣州有哪些合作計劃?
答:根據大灣區的具體情況,從三個方面與廣州加大金融合作。首先是發展特色優勢,密切金融合作。大灣區發展重點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銀行在基礎設施金融服務方面有豐富經驗。
第二是提升國際金融合作能力。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和跨國公司“引進來”。金融機構應統籌考慮國際國內市場,持續提升國際化金融服務能力。
第三是創新產品及服務模式。廣州培植了一批極具科技研發能力的企業,發展潛力巨大,新形勢要求金融業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去年,建設銀行在廣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住房租賃業務。建設銀行將繼續傳承這種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盡力滿足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新要求。
大咖發言
廣州是我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樞紐,廣州經濟發展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章更生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
今天很高興與在座諸位一起參加2018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為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廣州落地開啟新征程,在此我謹代表中國建設銀行對投資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也借此機會對廣州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朋友長期以來對建設銀行的關心支持和大力幫助,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廣州是我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樞紐,廣州經濟發展始終保持著同步升級與活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新時代賦予了廣州新的歷史使命,特別是廣州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打造南沙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建設國家科學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國際交流中心,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等一系列重大部署,都是要社會各界勠力同心,共商大計。
對于金融機構來說,既是責無旁貸也是機不可失,怎樣更好地促進國際投資發展,怎樣更好地為國家實體經濟發展,為人民生活服務,是我們建設銀行一直思考的課題,根據大灣區的具體情況,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金融合作,推動廣州經濟與金融業自身地共同發展,
一是發展特色優勢,密切金融合作。
經過多年的發展,金融機構形成了各自的比較優勢,在服務實體經濟時,應該優勢互補,共同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長久動能。比如大灣區的發展,重點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銀行在基礎設施金融服務方面,有豐富多元的產品體系,專業高效的相應團隊和歷史積淀下來的豐富的經驗,除了信貸資產業務,也包括非信貸資產以及獨有的造價咨詢業務,在長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全流程客戶服務體系,在這個領域建設銀行一定會攜手各金融機構,為廣州市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
二是提升國際金融合作能力。
廣州的建設疊加“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自貿區等多個主題,隨著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一帶一路”等深入推進,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和跨國公司引進來。各金融機構應統籌考慮國際國內市場、資源規則,持續提升國際化金融服務能力,在戰略布局完善網絡、產品創新等方面,系統謀劃穩步推進,滿足廣州市建設國際交流中心的金融需求。
三是創新產品及服務模式。
在國家創新戰略的驅動下,廣州人才、知識、資本、技術等創新資源流動的速度、范圍和規模達到了空前水平,培植了一批極具科技研發能力的企業,發展潛力巨大。新的形勢也勢必要求金融業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去年,我行在廣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住房租賃業務,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在此,對廣州市政府和支持我們改革創新的廣大客戶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借此機會向社會各界的朋友們表個態,建設銀行將繼續傳承這種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盡力滿足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希望大家攜手并進,共謀合作,共創輝煌。
企業
簡介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于1954年,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中國建設銀行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托、建信人壽、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建行亞洲、建行倫敦、建行俄羅斯、建行迪拜、建銀國際等多家子公司,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2016年,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行榜》,中國建設銀行排名第2位。2017年,《財富》發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建設銀行排名第2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