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建設貿易強市“新引擎”
《廣州市貿易強市總體規劃(2024—2035年)》規劃,建立貿易強市指標體系,明確到2035年,批零住餐業增加值和社零總額、外貿進出口等核心指標提升目標。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全面增強,全面建成走在全國前列的內外貿一體化樞紐。
實施“貿易強市”戰略,打造建設貿易強市“新引擎”,是廣州推動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舉措,12月13日,16屆88次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貿易強市總體規劃(2024—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推動內外需、進出口等方面協調發展
錨定廣州在全球城市貿易網絡中的發展坐標,《總體規劃》首次提出構建“產品友好、市場友好、業態友好、樞紐友好”的貿易發展環境,打造“產業型、流量型、服務型、未來型”四大消費體系,發展“制造支撐型、總部帶動型、平臺賦能型、消費牽引型、業態創新型、口岸集聚型”六大外貿支撐體系,為貿易強市提供方向指引。
《總體規劃》提出了提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能級、全面增強外貿綜合競爭力、健全完善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體系、強化貿易和產業融合互促、鞏固提升樞紐體系貿易功能、深化區域貿易合作等6個方面重點舉措。同時,《總體規劃》以21個“專欄”形式,規劃提出重點商圈布局、先行先試重大政策、低空經濟發展、打造城市品牌等任務清單;提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建行動、外貿能級躍升行動、會展之都提質擴容行動等“六大行動”。
根據《總體規劃》,廣州將提升總部經濟能級,支持中高端消費品牌公司在穗設立全球總部、區域總部、功能性總部。招攬具有全球視野和品牌運作能力的投資商、運營商在穗落地,構建具有全球消費資源配置能力的總部集群。鼓勵國內外品牌、商業設施運營方、知名媒體、策劃咨詢機構等在穗開展具有影響力的首發、首秀等活動,加強優質品牌首秀首發政策支持。
全面增強外貿綜合競爭力
根據《總體規劃》,廣州將在提升貨物貿易能級、打造服務貿易樣板、培育貿易新動能、優化貿易提升平臺等方面發力,全面增強廣州外貿綜合競爭力。
在擴大重點產品出口方面,《總體規劃》提出要推動高新技術類中間品出口,發揮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在中間品生產與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動自主創新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促進高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中間品出口規模擴大。
在服務貿易創新方面,《總體規劃》提出將高標準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數字貿易高地,探索推進數字貿易規則制度建設。順應全球數字貿易發展趨勢,配合國家數字貿易規則制定,爭取先行先試政策試點。支持天河中央商務區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和黃埔區、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兩個廣東省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廣州將培育貿易新動能,促進跨境電商快速健康發展,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打造“一區一特色”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區。此外,廣州還將推廣應用“外綜服+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模式,發揮外綜服平臺示范效應,重點培育一批服務能力好、帶動能力強的優質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支持開展報關報檢、物流、退稅、結算、融資、信保“一站式”服務。
完善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體系
根據《總體規劃》,廣州還將進一步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為了支持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總體規劃》提出,廣州要組織企業參加外貿優品拓內銷系列活動,支持全市外貿企業與電商平臺、直播平臺進行對接,推動外貿出口產品上電商、進直播間。同時,也支持內貿企業多渠道拓展國際市場,支持國有大型商貿、物流企業“走出去”,建立健全國際營銷體系。支持企業在海外市場設立海外分銷中心、展示中心、海外倉等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鼓勵有國際銷售資源的內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商、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加注、二手車出口等業務。
同時,廣州還將做大做強內外貿一體化企業。加強國家現代流通領軍企業、骨干企業培育,鼓勵企業建設服務全國、輻射亞太、面向全球的國際物流中心。加強國家內外貿一體化經營“領跑者企業”服務,打造一批內外貿一體化示范企業標桿。
- 2024-12-14 加快建設貿易強市 更好服務全國全省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