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體情況
本會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于1995年由廣州市人民政府組建的常設民商事仲裁機構,也是廣州地區唯一的民商事仲裁機構。本會依法組成仲裁庭,以仲裁方式公正、及時地解決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民商事合同糾紛及其他財產權益糾紛。2020年本會受理案件18754宗,同比增長34.4%。
2020年,本會積極組織做好新聞發布、媒體采訪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先后舉辦新聞發布會4場,媒體宣傳報道超過140篇,其中獲《人民日報》報道1篇,獲《法治日報》頭版報道1篇,獲“學習強國”平臺采用超過10篇。
一是精心謀劃辦好專題新聞發布會。2020年1月21日,圍繞跨境遠程庭審進行新聞發布;2020年9月16日,發布全球首個互聯網仲裁推薦標準即“廣州標準”;2020年11月9日,圍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及APEC—ODR平臺建設情況進行新聞發布,2020年12月22日,圍繞推動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情況進行新聞發布。平均每次新聞發布會都有超過20家媒體到場報道,通過新聞打開公眾了解仲裁的窗口。
二是創新開展特色精品新聞宣傳活動。創新開展“仲裁金點子”全球征集活動,累計有63萬多人次參與活動,征集意見建議逾1.97萬條。首次開通公交、地鐵“廣仲號”專列,利用公共交通提升社會公眾對仲裁工作的認知。首次舉辦“廣仲開放日”活動,邀請省市有關單位領導、“兩代表一委員”以及各界群眾代表到本會參觀體驗,這也是全省仲裁機構首次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有關工作均形成新聞宣傳聲勢,有效推動社會公眾了解仲裁、認可仲裁、信賴仲裁、運用仲裁。
三是突出重點仲裁助力戰疫。2020年春節期間,本會迅速研究出臺“八項工作措施”,指引當事人網上立案、開庭,同時在微信公眾號開設戰“疫”法律專欄,通過案例分析等形式發布專業文章,宣傳報道本會助力戰疫工作情況。其中,《廣東廣州:不見面、不打烊“云仲裁”確保復工兩不誤》獲“學習強國”平臺全國總臺采用,《身邊的力量:廣州仲裁委一名仲裁員在湖北荊州老家的戰“疫”日志》等獲“學習強國”平臺、南方網等多家媒體刊發,《法治日報》專欄介紹本會戰疫情穩經濟兩手抓兩不誤的做法,本會有關工作入選司法部第一批全國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公共法律服務十大典型案例。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是網站建設仍需進一步完善,內容檢索便利性、版式設計美觀程度等方面還要提升。
二是新聞和普法宣傳貼近群眾方面仍需努力,力求通過更加簡明通俗的方式闡述專業問題。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本會不是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依照第八條規定,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依照第四十條規定,仲裁不公開進行。
依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見》關于“仲裁委員會要主動接受媒體和社會公眾監督,及時向社會公開章程、仲裁規則、服務流程、收費標準、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預決算報告等信息”的規定,本會認真落實信息公開工作,已經在本會網站依法公開本會章程、《廣州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申請仲裁的指引須知和有關程序流程、《廣州仲裁委員會仲裁收費辦法》(穗府辦規〔2020〕4號)、年度工作報告、財務預決算報告等應當公開的信息。